根据车身受力状况可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两种。
下面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带你迅速知道车体结构: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选车网视频频道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没车架,车身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车身还兼有车架有哪些用途并承受全部载荷。

将底盘部件直接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以薄板构成为主。为了缓和底盘件安装部位的应力和确保车身刚度等,部分汽车将安装副车架。将底盘件一端安装在副车架上,也有将它安装在车身上。
优点
1、水平轻,整体弯曲和扭转刚度好;
2、重心低,车室地板低,汽车高度尺寸小;
3、以薄板加工为主,且可用点焊焊接,易于批量生产。
缺点
1、路面和发动机等的噪声及振动容易传入车身;
2、由于用整个车身来确保刚度,所以非常难改造。
下图是一个承载式车身半成品,可以看到车身的外壳、车顶和地板与一般所说的A、B、C三根柱都是连接在一块的。在冲压阶段,钢板先被冲压成不一样的形状,然后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身。这类部件根据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

所谓覆盖件就是覆盖在车身表面的部件,基本上大家从车外看到的部分都是覆盖件,比如车门、车顶、翼子板等等,它们一般起到美观和遮风挡雨有哪些用途,一般都用厚度低于1毫米的钢板冲压而成。平常所说的某辆车钢板的薄厚就是指这类部位。事实上这类部位对于车身强度的影响非常有限,所以大家已经不可以从车身覆盖件的薄厚来判断一辆车的碰撞安全性了。当然,较厚的钢板在抵御轻度刮蹭方面还是要更强一些。
非承载式车身
目前接触的非承载式车身车型比较少,多数是卡车、专业越野车之类。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这种车架通常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布置在车身的最底部,大家平常是看不到的。下图就是一个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大家可以看到上面不少的横纵梁构成一个矩形结构。

优点
1、除去汽车轮胎与悬架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用途外,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辅助缓冲、适合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减少噪声用途,既延长了车身的用法寿命又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2、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装配,然后总装在一块,可以简化装配工艺,便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3、有车架作为整车的基础,便于汽车上各总成和部件的安装,同时易于更改车型和改装成其它作用与功效的汽车
缺点
1、车架本身就非常重,而车身和车架又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所以整体重量就更大了,用的钢材多,本钱也会相对较高;
2、因为底盘和车身之间装有车架,使整车高度增大,重心高,但车内空间有限;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车架上有用于固定车身的螺孔与固定弹簧的基座。所以从理论上说,即便没车身,单是一个车架“裸奔”也是没那些问题的。车身为了给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与为了美观。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底盘形式,在早期几乎所有汽车都使用这种结构。一百多年以前,当时的汽车还是定制车的年代,大家买车时会先选择底盘,然后在底盘的基础上再选去择不一样的车身制造商定制不同样式的车身。

但伴随年代的进步,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暴露出来,其中之一是重量大,车架本身就非常重,而车身和车架又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所以整体重量就更大了,用的钢材多,本钱也会相对较高。非承载式车身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汽车重心比承载式更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车架在底部,而车身是安装在车架上,那样车身的地板无论怎么样也要在车架之上。假如各位有坐过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专业越野车或许会有如此的感觉:整辆车看起来特别高大,可是坐进来感觉却没想象中那样大,由于地板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