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繁华”背后
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
不是蔚来,更不是小鹏。国内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权势出现了:零跑汽车。
2025年8月18日,零跑汽车披露中期报告,其中提到:上半年达成0.3亿元净收益,初次达成盈利。可喜可贺。
深入探讨其财务数据的肌理,这份盈利到底是企业核心造血能力质变的体现,还是依靠于偶然原因?大家一块儿看看。
1、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绩确实可圈可点:总出货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7月出货量更是突破5万台,达到50,129台。
从车型来看,C10上市13个月全球出货破10万台,单月出货量最高超1.4万台;
2025年6月,C11累计销售量跨越25万台的里程碑;
截至2025年8月13日,C16连续8周在20万内中大型SUV销售量榜上领先;
4月份B10上市次月出货即超万台,成为零跑最快出货破万的商品;
B01于7月下旬上市,上市72小时订单超1万台。
销售量的狂欢直接推高了零跑汽车的营业额: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174%。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财报中提及,汽车收入的增加部分除去得益于整车出货量的增加,还由于“策略合作”与“碳积分买卖”带来的收入增加。这两种收入来源,其实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
策略合作这边,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是其近年来的策略闪光点。不只带来了国外途径,更可能包括了技术授权、联合开发等带来的直接收入。
这种收入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体现了零跑技术实力的变现能力,帮助其多样化进步;另一边其可持续性和规模又具备不确定性,与持续卖车的收入模式有本质不同。
再就是碳积分买卖收入。伴随新能源汽车产销售量的提高,车企会获得很多的碳积分,这类积分可以供应给碳排放不达标的传统车企,成为一笔可观的“意料之外之财”。
这部分收入几乎是纯收益,但其价格受政策和市场供需影响巨大,波动性强。在行业整体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将来碳积分的价值存在长期降低的风险。
2、
收益方面,如文初所说,零跑汽车上半年收益由负转正为0.3亿元;毛利率14.1%,更是刷新以往纪录。
不过以242.5亿元的营收计算,0.3亿元的净收益对应的净利率约0.12%。这个利率算是比较微薄的了。
任何一家制造企业的盈利,其含金量的高低,第一取决于收益的来源。最好的价值,来自于核心业务——即卖车本身。
但通过现在披露数据杠杆游戏大胆推断了一下,零跑汽车核心的“卖车”业务,非常可能依旧还在亏损。
由于零跑自己财报里也说了,营收的大增不只由于卖车数目增多,还由于策略合作与碳积分收入增加。
后两块业务具体收入多少虽然财报无具体披露,但部分从此前一些数据里可以看出个大概。譬如碳积分收入。
今年7月该司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彼时零跑汽车将我们的碳积分出售给了Stellantis,期限半年,价格为人民币15亿元,数值远大于净收益的0.3亿元。
这样来看,零跑汽车此次盈利虽然意义重大,但稳定性还有待察看。此次非常可能由于这类非主业的对冲,所以整体达成盈利。而其经营性收益现在依旧在亏损中,上半年亏损额为8863万元。
3、
最后回归到商品。在杠杆游戏看来,零跑的市场立足之本,是其极致的性价比。其商品线高度聚焦于10|30万元的主流消费市场,通过“越级配置”和颠覆性的定价方案,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这种方案的A面是销售量的暴涨,B面则是对单车价格和毛利率的天然压制。零跑汽车2025上半年的单车均价多少财报未披露,不过此前有剖析指出其2025年一季度的单车均价约为11万元,且2024年全年的单车均价相比2023年有所降低。
这表明零跑汽车的规模增长,在非常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单车价格为代价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为了提高毛利率,需要依靠规模效应降本;而为了获得规模,又需要采取底价方案,从而压低了毛利率的上限。如何破局?
除此之外,全域自研是零跑最引以为傲的标签,也是其控制本钱、达成性价比的核心武器。
这套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外部提供商的依靠,达成核心部件的本钱最佳,并保证技术的迅速迭代。
然而,全域自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需要持续、巨额的研发投入来保持技术领先性,事实上零跑汽车在这块砸钱确实不少,上半年研发开支18.9亿元,同比增长约55%。
这就引出了零跑面临的另一层隐忧:在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怎么样平衡短期盈利目的与长期研发投入?
总的来讲,零跑汽车2025年半年报所呈现的“初次盈利”,无疑是该司进步过程中的一个积极信号。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盈利的“含金量”好像并不太高,其背后潜藏的几大隐忧——非主业对冲、毛利空间受限、研发盈利平衡等问题,每一项都可能关乎企业生死存亡。
零跑真正的考验,是怎么样将这场略显惊险的、悬崖边的狂欢,转化为一次坚实的、迈向广阔平原的策略性胜利。
本文未标注出处的图表,均来源于企业预警通或监管部门披露,特此说明并致谢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游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游戏任何文章之看法,皆为学习交流分析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所有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