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雾霾天气还是降低外出,假如不能已要出行的话应避开6时8时和20时22时污染高峰期;特别提醒在雾天行车不要用远光灯,时刻警惕维持安全车距。记者也会为大伙提供一些雾霾天气驾驶方法。
维持安全车距要与前车维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不要跟得太紧,更不要随意超车。
靠中间勤鸣笛要尽可能靠路中间行驶,不要沿着路边行车,以防不小心落入路侧的排水沟,也预防与路边临时停靠的车相撞。在雾天视线不好的状况下,勤按 喇叭可以起到警告其他汽车有哪些用途。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时,应当立刻鸣笛回 应,提示我们的行车地方。
听从指挥要听从交警或高速公路执法职员的指挥,在收费站等候时,应遵守 交通规则,不要争道抢行;在进行编队放行时,需要维持车距,严禁超越前车, 直至驶离有雾路段。
充分借助车灯车灯能有效提升能见度, 打开防雾灯、 尾灯和前照灯 (近光) 。 雾灯灯光为黄色,穿透力较强,必要时开启应对灯。要遵守灯光用规定,打开 前后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借助灯光来提升能见度。另外,雾天行车不 要用远光灯,由于远光灯射出的光线容易被雾气漫反射,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 一片,开车的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见。
据介绍,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成长等均有严重干扰。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总是会带有细菌和病毒,导致空风韵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风险。
针对大雾天气,公安部交管局11日提示广大市民,雾天行车应准时打开雾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或近光灯,不要用远光灯,维持安全车距,不要超车。开车时应与前车维持安全距离,减少行车速度,如需减速应缓慢放松油门,连续轻踩制动,预防碰撞、刮擦和追尾事故发生。可间歇用雨刮器,把风挡玻璃上因雾气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净,以改变视线。如在高速公路上突遇浓雾,高速公路能见度小于50米时,行车速度不能超越每小时20公里,并从近期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当令停靠汽车 当能见度减少至 200 米以下时,驾驶员只有依靠前车车尾灯行进。此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手段,假如在高速公路上,较安全的办法是驶向近期 的服务区或过了收费站停放, 如离出口较近, 最好驶离高速公路到安全地带停放。
正确控制汽车雾天行车, 应将行车速度降至最低限速, 并维持肯定车距以防追尾。 能见度在 300 米以上的淡雾时, 要稳定行车速度, 不可猛踩油门、 急刹车或急打方向, 注意道路标志。能见度在 150 米――300 米范围内时,行车速度应降至 60 公里/小 时以下,行车间距控制在 150 米以上。在能见度减少至 50 米――150 米范围内 的浓雾天气,则应将行车速度控制在 40 公里/小时。若能见度已降至 50 米以下,则 应采取紧急避险手段。
注意收听广播遇见大雾天气尽可能不要上高速公路,而已在高速公路上的车 辆,应注意收听广播,随时学会路况及高速公路的管控信息,在就近的出口处驶 离高速公路,选择安全地带停车。
编辑评语
在大雾天应特别注意,最好不要在雾中晨练,更不要在雾中剧烈运动,平常也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期间进行训练,此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年老体弱者、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病人与婴幼儿应降低外出,不能不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记者建议大伙在大雾天气应防止晨练等户外活动,避开6时8时和20时22时的污染高峰期;户外工作者与市民外出活动时应戴上棉质口罩,开窗通风应该注意时间和频率;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尽可能不要外出。在饮食上,市民多喝银耳汤、多吃梨等润肺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