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事故是当今四大交通工具中最容易发生、死亡率最高的事故之一。血淋淋的事故场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事故,时时刻刻在向大家敲响警钟。因为人、车、路三者构成混合道路交通,大大增加了发生汽车事故的可能。但学会方法,也能有效防止事故。
汽车灵活便捷的性能、经济便宜的价格是火车、轮船、飞机这三大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但不断增加的汽车使国内道路交通愈加拥挤,一些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堵车现象紧急。高等级公路虽逐年增多,但国内人、车、路构成的混合道路仍占非常大的比重,这是现阶段道路交通安全最突出的问题。另外,学习汽车驾驶的热潮更是一波高过一波。
混合道路中人车混杂,因为较难估计他们的意图和动态,交通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汽车驾驶员、尤其是驾龄较短的驾驶员,应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依据不一样的交通路况采取灵活的避让手段,确保交通安全。不然,就会发买卖外或恶性事件,这不但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紧急的会导致汽车损毁和职员伤亡。以仅有43万人口的浙江新昌县为例,截至2003年6月底,在全县32316 名汽车驾驶员中,5年以下驾龄的占75%左右。
2000年至2002年间,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1123 起,死亡182 人,伤残769人,直接经济损失1187.6万元;因为驾驶员违章、遇见状况处置不当引发的事故1007起,约占事故总数的89.67%。有些驾驶员违反《中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遇险后慌乱,采取的手段失当,甚至根本不采取手段,加重了事故损失和职员伤亡程度。
jiazhao6.com
冷静处置不慌张
汽车在行进中,假如天气晴朗,视线好,道路宽敞,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相对较少,驾驶员们会提升行车速度,注意力也会分散。此时如遇紧急状况,驾驶员总是措手不及,不了解该刹车还是避让,若道路中间有障碍物,就更不了解往右或往左驾方向。遇此险情,头脑必须要清醒,正确判断所开车辆的速度与前方汽车或行人的速度、距离、动向是不是构成直接相撞的可能,然后依据道路条件选择准确的操作和避让办法。现代汽车尤其是近几年出厂的汽车都配置了ABS系统和转向液压帮助器,采取边驾方向边紧急制动避开障碍物的方法,汽车也不会出现甩尾、卡死方向的现象。
调查发现,不同驾龄的驾驶员遇险时采取的处置办法不同。驾龄在5年以上,行驶里程20万公里以上的驾驶员已拥有了较丰富的驾驶经验,他们会依据道路、汽车和行人的状况临危不乱,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或防止事故发生。驾龄3至5年的驾驶员在遇险时,第一反应是立即刹车,再驾方向避让,如处置得当也能防止事故或减轻损失。驾龄在3年以下,或者刚考得驾照不久的,面对危险头脑会一片空白,不知该采取什么手段;或者稀里糊涂地做出一些避让动作,眼巴巴地看着所驾汽车撞上前方障碍物或行人;也大概出现判断失误,处置犹豫的状况,眼看前方有障碍物立刻减速,但发现他们同样减速或停止运行时又想加速通过,犹豫间双方汽车就到了事故中心点。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甚至错将加速踏板当成制动踩,从而加剧事故损失和职员伤亡。所以,遇险时必须要沉着冷静,准时判明状况,采取果断有效的避让手段。
先顾人后顾物
遇见紧急状况,汽车驾驶员应第一避让行人,或者以照顾乘客安全为主,这是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汽车和物资受损可以修复和再生借助,而职员伤亡不可以死后复生。因此,驾驶员在要紧关头,需要先防止职员伤亡,再向物资或其他障碍一方避让,宁可物资和汽车受损,也要确保职员安全。
先顾别人后顾自己
当一场不可防止的事故将要发生时,驾驶员第一要发扬大无畏精神,本着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生的期望留给别人的原则。如汽车在行驶途中发生失火、爆炸事故,要奋不考虑身将汽车驶离人口密集地带,驶离有危险源的工厂、码头、仓库、加油站或者城镇、村庄等地,尽可能降低事故汽车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遇有路面狭窄,而行人、非机动车辆忽然横穿公路状况,要尽可能避让损伤较重的一方,即“避重就轻”。假如汽车配有SRS( 安全气囊)防护系统,事故对驾驶员导致的伤害更低。
先驾方向后踩制动
每一次汽车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时间过程,这个过程虽然非常短暂,但只须充分借助,采取先驾方向避让、后踩制动减速停车的原则,就能减轻或防止事故的发生。方向相对优于制动,若汽车的速度较快,又有足够的空间通过,灵敏的方向更能体现出优势。而驾驶员和制动系统对制动有一个反应和用途过程,若驾方向避让事故中心点落后于制动的用法,就会使汽车失去避让的机会。但对一些需缩短制动距离的事故,应在转动方向的同时紧急制动,双管齐下有效地控制汽车。
行车一条线,状况千万变。除上述原则外,驾驶员还要依据具体状况,采取灵活手段,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