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行车时,即便开了空调,但车里常常充满类似尾气的味道,即使在空旷的地方或高速路上行驶,有时也会感到头晕胸闷。究其缘由,是车友们在行车过程中,没正确用内外循环引起的。
汽车内外循环到底各有哪些用途?什么时间应用内循环,什么时间该用外循环呢?
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内循环——阻隔污浊气体
而内循环状况是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不开风机就没气流循环,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汽车内部的气流循环。内循环主如果准时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譬如行使中通过烟雾、扬尘、异味地区或汽车密集紧凑行驶时,阻挡前车排出的有害尾气。另外一个用途就是保温。
堵车时多数用内循环,高速多数用外循环
内、外循环的用法,应结合空调、暖风进行。借助外循环,可以呼吸到车外的新鲜空气。高速开车,时间长了就感觉车内空气浑浊,人不舒服,又不可以开窗,就应该借助外循环打点清风进去;冬季送暖风感觉太热,可关掉风机,打开外循环,既维持车内温度,又有新鲜空气,感觉会更舒服。
但假如开空调是为了减少车内温度,此时就不要开外循环。可隔段时间开一下外循环,更换点新鲜空气。有人在夏季用空调老抱怨制冷成效不好,其实是一不小心设置成了外循环状况,车外的热空气源源不断流进车内,温度当然就降不下来。所以你要制冷成效好就必须要设置为内循环状况;假如气温不是太热,打一点空调调节一下,就能开到外循环,如此既有冷气,又有清风,人就比较舒服。
另外,由于大多数用户都是在城内行车,所以提醒用户,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路段,特别是在隧道,应尽可能用内循环。而当车开始正常匀速行驶时,就应开启到外循环状况。另外,提醒用户,遇见尘土飞扬或车外空气中颗粒物较多的路段,在关闭车窗的同时,不要忘了关闭外循环阻断外部气流。平常在停车点停车时最好也设置成内循环状况,由于外循环状况下,风刮起的灰尘比较容易进入车内,使车内的灰尘增多。
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一此车型上总是有内外循环自动切换功能,可以参考外面空风韵量条件进行自动切换,这种车型的用户用车的时候会比较省事,但无此功能的用户在这点上可要费点心了。
2、人在进入汽车后的短期内,就应该打开车窗或开启外循环通风设施,引进新鲜空气,不可以在封闭车窗、车门情况下,长期行车,更不可以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