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汽车工业四化(电动化、自动化、共享化、网联化)的推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NEV)的迅速崛起,2024年成为国内汽车工业从大到强的重点转型时期。汽车内饰设计也渐渐向一体化与科技感方向进步,为有关企业带来难得的进步机会与商业机会。
同时,市场角逐愈发激烈,特别在价格战和技术革新方面。车企通过减少本钱和优化Supply chain,提高了内外饰商品的性价比,并加快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自动化和个性化已成为主要趋势,很多车企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增强品牌竞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技术革新和市场角逐加剧的背景下,车企和提供商需紧跟行业趋势,增强研发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和买家不断提高的需要。
为应付全球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和高质量内外饰的市场需要,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内饰与外饰展览会(CI人工智能E2025)将于2025年08月13日-0中秋节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汇聚全球顶尖车企、提供商和行业专家,搭建高效、专业的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进步。
深度曝光CI人工智能E六大优势
怎么样帮助企业破局进步
优势1、
把握国际增长新机会,拓展全球市场新视线
优势2、
规模再扩大30%,全球80000+高采购力专业观众都来的行业盛会
2025年,CI人工智能E规模与品质将再度升级,展览面积预计将达70,000平米,预计吸引全球1200家参展品牌、80,000+观众专业观众。
优势3、
一展看遍行业全链,全球新产品一目了然
科技改变世界、革新取得将来独家揭秘展示机会
颠覆式革新的发布模式,帮助参展商品做大传播、做好转化
CI人工智能E上海国际汽车内饰与外饰展览会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得到了上海汽车工程掌握等多家权威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不只确保了展会内容的专业性,还提高了展会的信誉,使其成为行业进步的风向标和市场走势的要紧参考。
展会专注于汽车内饰与外饰范围,集中展示内外饰总成、座椅、智能座舱、车载显示、汽车塑料件、装饰件、方向盘、门板、顶棚、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外观件、智能汽车电子、被动安全、保险杠、后视镜、车灯与汽车照明与应用范围新材料、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
优势4、
整零对接帮助参展成效再加码,精确对接聚链成势
主机厂、OEMs、Tier1、Tier2核心采购部负责人直抵现场
100%真实采购,一手需要行业首发
一对一精确对接
通过展前深度挖掘预登记用户观众的采购需要,CI人工智能E2025将持续塑造采供对接会,现场落地50+场VIP用户商贸对接会,并特设VIP用户洽谈区,邀请具备明确采购意向的用户和采购决策者与展商预约1v1商务洽谈会议,通过精确供需对接,帮助用户高效接洽海内外优质提供商促成潜在订单与合作。
优势5、
革新升级主题展区,展技术寻商业机会观趋势
紧跟行业进步脉络,CI人工智能E2025特别规划汽车内外饰核心提供产品牌展区,汽车座椅品牌展区,智能座舱商品与解决方法展区,舱驾一体化革新商品展区,智能表面革新商品展区,车灯、环境灯与车载光环境展区,汽车玻璃与天窗品牌展区,数字格栅革新商品展区,安全带/安全气囊展区等全新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示汽车内外饰行业热门技术、革新策略,帮助参展品牌营销卓越商品,为行业探寻新的进步思路。
优势6、
政、产、学、研、用、金、服各方看法交会,大咖齐聚共论大势
搭建行业生态、解决行业桎梏、释放行业潜力
政、产、学、研、用、金、服各路专家云集
在CI人工智能E2025,探索行业无限可能
上届盛况
参展商好评如潮
2024年8月2日-4日,为期三天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汽车内饰与外饰展览会(CI人工智能E202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此次盛会不只汇聚了来自全球近700家参展商,就汽车内外饰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新闪光点奉献了一场可体验、可交流的行业盛宴,全方位展示了汽车内外饰范围的最新技术和成就。同时超越6万名专业观众入场参观,其中国外观众3852名,数目再创历届新高!10余场专业平台链接行业前沿,现场科技环境浓郁,交流互动热烈非凡。本届展会期间不只构建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展示与交易网站,更深化了汽车内外饰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协同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知道行业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展示企业品牌、拓展贸易途径、寻求合作机会的绝佳平台,CI人工智能E到今天已成功举办18届,其好成效取得了海量展商和观众的好评与喜爱,现已成为全球地区权威性、专业性、大规模的汽车内外饰行业专业展览。
主要活动安排(实质安排以现场公布为准)
中国上海汽车内外饰与设计制造技术革新大会
中国上海汽车座椅革新进步平台
中国上海车载抬头显示HUD技术平台
中国上海汽车智能格栅产业技术平台
中国上海汽车CMF设计与应用高峰平台
中国汽车内外饰采供对接会
中国上海汽车舱驾一体化技术革新平台
中国上海车灯与智能照明技术高峰平台
中国上海汽车皮革技术与市场高峰平台
中国上海智能表面革新技术产业平台
新品新技术发布会
中国汽车内外饰行业年度评选及颁奖
主要活动安排(实质安排以现场公布为准)
中国上海新能源汽车技术与Supply chain大会
中国上海新能源汽车革新合作进步平台
中国上海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进步平台
中国上海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革新大会
中国飞行汽车eVTOL行业峰会
中国上海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平台
中国上海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高峰平台
中国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平台
中国上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革新技术平台
中国汽车人工智能大模型革新应用平台
展品范围
中国上海国际汽车内饰与外饰展览会
汽车内外饰零部件及内外饰件总成
智能数字格栅、汽车视觉系统
后视镜(电子后视镜)、汽车智能显示技术
座椅、智能座舱、车载显示、智能仪表
内外饰设计、制造、开发、试制
环境灯、车灯、汽车照明
3D打印、三维扫描、吸塑及热成型技术
汽车内饰表皮、面料、无纺布、植绒
汽车脚垫、后备箱垫、汽车地毯
隐形车衣膜、TPU膜、隔热膜、改色膜
智能表面、表面装饰、CMF、外观及颜色技术
内外饰应用材料及材料
胶带、胶黏剂、粘接材料、密封胶
包覆、弱化、搪塑工艺及设施
紧固件、塑料件、模具、检具、密封条
加工设施、机器人、激光设施、塑料机械、智能装备
切割及裁切设施、缝制设施
装配、输送、包装、存放与仓储
测试、测试与水平监控内外饰配件及配套商品
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生态链展会
覆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驱动电机、电控、动力电池、能源供给、电制动、电转向、电空调、芯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综合零部件、材料、加工设施、智能装备、数字化工厂、配套设施等全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革新型零部件Supply chain:
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电子系统,车身系统,内外饰系统,底盘系统,有关部件、标准件、通用件、附件等;
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材料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镍镉电池等;电池管理软件(BMS)、电池隔膜、电池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与添加剂、导电材料、基础锂盐等;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扁线电机、磁材、铁芯、定转子、绝缘材料、绕线设施、碳化硅、壳体、车载发电机、轮毂电机系统、电磁铁、线圈、电磁钢板、轴承、电刷、微芯片、驱动IC、传感器、控制软件、扭矩测量、动静特质测量仪、磁性测量仪、电磁场剖析工具、热场剖析工具、电机设计软件、着磁机、焊接机、加工机等;
汽车电控:
新能源汽车电控,IGBT功率半导体,芯片与专用器件,电源系统,超级电容器、车用MCU,电子控制模块,车用传感器,系统集成,接插件等;
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加氢站和储运氢设施,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测试及剖析仪器等;
充换电和配套设施:
换电站、换电装备、换电技术及设施、换电柜、换电电池包、换电壳、换电模块、换电支架、换电机器人、视觉测试系统、及其它配套设施与系统等。
充电桩、充(换)电站建设、充电机、配电柜、电源模块、逆变器、变压器、滤波设施、高低压保护设施、充换电池及电池管理软件、停车点充电设施、智能监控、充电站供电解决方法、充电站-智能电网解决方法等。
新能源汽车线束、线缆、连接器:
新能源汽车线束总成,动力高压线、电池BMS采集线、PACK插头、扎带;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软管护套、定位夹;线束与连接器生产设施、测试和测试等;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
热管理软件、冷却系统、热管理材料(相变材料、隔热泡棉等)、仿真软件,测试设施与有关的配件如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水冷板、换热器、过滤器、风机、PTC、热泵、制冷剂、压缩机、管路等;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与智能座舱:
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置器/微控制器,功率,ASIC,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路径规划及决策,汽车信息管理软件,导航系统,汽车音响,汽车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半导体,传感器,车载PCBs,摄像模组,电容器/冷凝器,电阻,触摸屏/显示模组(LCD/FED/VFD),通信模组等;
测试测量与水平监控:
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电机性能测试、电控系统测试、动力电池测试、燃料电池测试、环境测试、电磁兼容(EMC)剖析、车桥测试、轮毂测试、车载诊断系统、噪声、振动与舒适性、第三方测试、汽车制造在线测试、零部件加工测试、智能化测试等;
轻量化零部件、材料及有关技术:
汽车轻量化零部件,车身,原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设施,测试及剖析仪器等;
新能源汽车三电商品加工制造技术设施: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技术、点胶机、焊锡机设施、锂电池生产制造设施、智能化设施、组装加工设施、PACK自动生产线、电池商品智能化包装机械、贴标机、电池锌筒、钢壳冲床设施等;驱动电机生产线/装配线/生产制造设施、永磁电机生产线、异步电机制造流水线、电机转子/定子装配线、驱动控制器装配线等;
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与智能装备:
冲压生产线配套设施及技术;喷涂生产线设施及配套技术;车身焊接和装配、生产线设施及技术;装配与测试系统集成、智能装配技术(拧紧技术、连接技术、铆接技术、金属/塑料焊接技术、密封/封装技术、涂胶技术、打标技术)、机器人智能化应用、机器视觉、供料与输送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监控与测试技术、数据采集与智能传感、辨别技术、手工工具、电动工具、气动、液压工具及配件等
零部件加工的金属切、削、磨、铣、钻、机床设施;冲压、锻压、折弯技术及设施、齿轮加工及轴承专用设施、激光切割、打标技术及设施、涂层技术等
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
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AGV机器人、RGV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数据采集及辨别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IT软件及网络、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法;
新能源汽车行业商品包装、托盘/周转箱、物流服务等有关配套商品
参展成本
标准展位9㎡起租(Min.9㎡)
品牌区A区RMB22,500/9㎡
黄金区B区RMB20,700/9㎡
普通区C区RMB18,000/9㎡
合资/外资企业美元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