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的初春季气渐暖,赛力斯却迎来了一场刺骨的倒春寒。
销售量连续两个月接近腰斩,仿佛两把刺骨锋利的冰刃,狠狠地刺痛着赛力斯的神经。是华为的“金手指”失灵,还是市场露出了獠牙?
过去的新权势销冠,现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暴露出赛力斯与华为的“共生危机”。
1. 连续两个月断崖下滑
背靠华为这棵参天大树,赛力斯从濒临破产的三四线边缘小厂,转身变成造车新权势销冠,一度将理想打得溃不成军,甚至一脚跨过了盈利的门槛。
可是刚刚进入2025年,赛力斯却从巅峰瞬间跌落谷底,销售量连续两个月断崖式狂跌。
销售量快报显示,今年1月份,赛力斯只售出22430台新车,同比骤降45.82%。
作为对比,同期小鹏售出30350台,同比疯涨268%;零跑25176台,同比增长105%。
今年2月份,赛力斯只售出21329台,同比下滑39.43%。
今年前两个月,赛力斯累计售出43759台,同比暴跌42.88%。而同期小鹏和零跑,分别疯涨375.2%和167.8%。
连续两个月断崖式滑坡,销售量接近腰斩的残酷现实犹如两记重锤,砸碎了赛力斯“华为系顶流”的光环。
2025 年一开年,赛力斯的销售量数据如断线的风筝摇摇欲坠,让所有人都为它捏了一把汗,到底是哪个抽走了华为赋予它的脊梁?
2. 三大护城河渐渐干涸
赛力斯的逆袭,主如果依赖华为的品牌、技术、途径等方面的赋能。
作为中国最棒的民营企业,华为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实行能力。
进入汽车行业初期,华为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合伙人,展示我们的造车威力。彼时,基本已陷入泥潭没办法自拔的赛力斯,准时抓住华为这根救命稻草
。于是,华为通过赛力斯展示了肌肉,赛力斯依赖华为死而复生。此外,也有赛力斯All in增程,与避开细分范围价格战红海的结果。
但时过境迁,赛力斯现在这三大护城河,都开始渐渐干涸。
伴随华为造车技术和资源,向更多车企,比如如奇瑞、江淮、北汽、上汽开放,赛力斯“华为独家合作”的稀缺性被稀释。
“华为光环”的边际效应衰减,买家对“华为标签”的狂热渐渐冷却,转而关注商品力本身。
除此之外,增程式赛道上愈加拥挤,杀入中高档豪汽车市场场的新能源车企也愈加多,赛力斯问界面临的角逐愈加大,销售量不免遭到影响。
3. 与华为的“共生危机”
赛力斯将我们的命与华为紧紧绑在一块,这种“寄生式”的进步模式在初期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也为其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蜷缩在华为的壳中,赛力斯“寄生式”存活模式,致使其缺少独立角逐能力。
除去华为一手主导的问界以外,赛力斯其他的商品,均没多少销售量,毫无存在感。
当可以独享华为的专宠时,赛力斯就能绽放夺目的光彩。可是当华为鸿蒙智行生态扩张,赛力斯能享受的“溺爱”就会降低。
问界一炮而红之后,华为又与奇瑞合作智界,与北汽合作享界,与江淮合作尊界,与上汽合作尚界。这类车企本身的实力,个个都比赛力斯强大。
“买问界就是买华为”的标签早已不再,华为“后宫”愈加庞大,赛力斯的专宠地位消失。
鸿蒙座舱4.0的首发权被阿维塔抢走,华为店铺的C位也让坐落于智界S9,余承东甚至不开问界而开着享界回老家直播。
在以前,这类“专宠”都是是问界的,现在已不复存在。
华为的“金手指”也有生锈的一天,市场的獠牙却永不钝化。赛力斯销售量的下滑,是新能源车企从“借势狂奔”,转向“硬核厮杀”的缩影。
汽车是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走捷径只能获得一时的领先,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行稳致远。
假如说过去赛力斯的成功是选择大于努力,那样现在的赛力斯需要做更多努力了。挣脱“华为温室”,直面市场风雨,赛力斯才能看见新能源汽车将来的彩虹。
最诛心的问题就是,赛力斯离得开华为吗?